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断创造、逐渐形成的一个运动项目。

在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

古时各个流派对习武授德,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则,少林寺”传徒有 十戒”;武当有”十传十不传”、 这些严格的武规、武戒,在传统道德观念的影响下将攻防技术和人生修行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尚武崇德的思想观念,这是中华武术的民间特色和优良传统。在习武中培养传统武德、尊师重道、讲礼守信、重义轻利、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道德情操,是习练武术的真谛。中国武术理论认为人的身、心和道德是分不开的。心理修炼和武德培养是中国武术极其重要的内容,尚武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仅一直影响着武术实践的发展,而且对促进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武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有进步性又有它的局限性,我国习武的个体和群体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博大精深的中华古典文化中一个优秀的文化分支,武术的产生、发展紧随着整个中华文明前进的历程。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西方现代体育的冲击,传统武术一面沿袭着传统,一面向往着未来;一面萌动着“现代转型”意识,一面依托着民族情感。在其发展过程中,交织着文化错位、心态失衡的情绪焦虑,感受着价值分裂、认同丧失的本体困惑、承受着无可回避的理想冲突与意义失落的精神迷茫。传统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现象来说,它依赖于中国社会历史的整体发展,而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技术模型来说,它又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为保持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具有典型的意义。

我国媒介不应该放弃传统武术这块极为重要的宣传阵地,应该将传统武术的宣传武术传播的原则为诚信、针对、分层、渐进传播原则,其基本模式包括武术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过程中的阐释、传播的对象、传播效果、传播环境以及在各个要素之间的传播策略与技巧。

武术名家是武术传播者中的领袖人物,其传播的主体因素为权威性、可信性和熟知性。武术文化传播的内容包括武德、武术史事、武术中所包涵的中国传统哲学、武术中所包含的医学内容、武术中所体现的兵法思想、武术中的传统美学思想,其传播途径包括武术拳名、拳谱、拳诀、谚语、书籍、杂志、报纸、影视、广播、网络武术等。引导武术传播对象的动机,要传播适合的、成熟的武术项目,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创编大众化的武术技术,其心理效应为威信、熟知和从众效应等。宣传武术健身、防身、修身的价值。 而任何一种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想使中国武术真正走向世界,就非把武术纳入完善的正规教育体系不可。首先要确立武术的应的地位,把武术作为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大家秦庆丰先生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模范带头的作用。特别是他家传的五形八法拳传播甚广。

五形八法拳包括龙、虎、豹、鹤、蛇五种拳型,和内功、意念、外功、拳、腿、擒摔、身步、发声用气等八种功法的锻炼,刚柔相济。本人有幸与他在山东结缘,学习了五形八法拳,我想这对我会受益一生。

从山东回来后,我就把五形八法拳纳入教学中, 积极调动学生奋进向上的学习动力,寓教于乐,寓教于体,突出特色,做精深度,以中华武术为抓手,广泛吸引眼球和注意力,扎根当地,精耕细作,在全校掀起了学武的热潮。

现如今,我民族兴盛时期,我国家富强时期,我们做为中华武术的传承者,应当发扬尚武精神。今年是不同凡响的一年,我们应当为我们的国家而骄傲。发扬奥运精神,和尚武精神。国家更好的昌盛,民族更好的团结,中华力量更加强胜。更加崇尚、力求尚武精神。让国人做世界的精神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