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从锻炼方法到技击原理,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风格,不仅是一种健身技艺,而且是中国的国粹,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肩负着传承文化、塑造人才的重任,有责任有义务去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一民族瑰宝,从而造福社会。我校于2008年9月开始了“武术进课堂”的课题实验,历时七年的时间,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实验成果。现将实验过程、内容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汇报如下:

一、学校武术发展形势

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联合颁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把武术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2009年起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开始面向学校推广长拳、剑术等段位制新教程,2010年,武管中心和教育部体卫艺司、总局青少司共同创编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也为武术段位制在中小学的开展开创了良好的局面。

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秋平对前一阶段的武术段位制进学校推广工作作了全面总结,提出做到“三个到位、三个结合、三个纳入、三个平台、三个效果”,使这项工作普及到位、落实到位。三到位即认识到位、措施到位、宣传到位;三结合即武术段位制进学校与德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及体育教育相结合,与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与中国特色教育,培养有中国文化品位和世界眼光的接班人相结合;三纳入,即把武术教育纳入到未来学校教育的规划中、把武术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校本课程、把武术成绩纳入到体育考试成绩中;建立三个平台,即建立学校武术的交流平台,建立多方合作的武术教学平台,建立学校特色的武术教育平台;凸显三个效果,即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振奋民族精神效果、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效果,三个效果的凸显也是武术段位制进校园的目的和目标。

二、学校武术发展现状

据调查,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目前在中小学的开展情况很不乐观。全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学校没有开设武术课。近年来,国家推广的武术段位制教程,武术操在学校的推广面也很小,甚至有些学校师生都没听过。学校武术教材过于陈旧,缺乏创新,不能为学生提供思考和培养兴趣点的空间,武术教学课程设置仍不科学,教学方法单一、呆板,理论和实践往往相脱节。这样无法活跃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武术专业老师更是缺乏,武术教师师资水平不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三、学校武术的定义

学校武术是以全体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活动领域,以武术教学、习练为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大课间,武术表演、比赛、讲座、专栏等多种活动形式,旨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传承文明的一种体育运动。(注:是我自己定义的,还请各专家指正)

四、学校推广武术的意义

学校普及武术教学,建立常规教学体系,既可使学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又能让学生明礼修德,更重要的是传承中华几千年积淀的厚重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武术运动注重内外兼修,具有壮内强外的效果,一招一式都具有攻防含义,若长期坚持系统训练,还可以直接为国防、公安建设服务。特别是武术教学中可以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习武先习德”,尚武崇德的精神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教、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武术的练习,特别是在追求技艺提高的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能培养学生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

五、学校武术的特点

学校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阵地,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引起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并进行武术教学,在学校中传播我国优秀的武术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武术教学必须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生长发育规律、武术自身循序渐进的规律和知识建构的教育规律。

我校是一所小学,由于儿童的自制力差,教师要用大量时间来维持教学秩序。身体素质差,接受能力低,须要大量的练习逐步提高。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长时间大量地武术练习只会使孩子们对武术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学的进度须要教师用心把握。

(二)武术与学校其他体育项目和教育课程均衡发展。

学校教育是一项大工程,学校体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体课程和体育要均衡发展,各种体育项目间也要均衡发展,就存在时间分配上的矛盾。我市每年都有体育节,从三月持续到八月,有田径、五大球、体育舞、跳绳、踢毽子、十一月又有健康体质测试,另外还有许多临时性的任务。许多任务都是必须完成的,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训练时间,有时武术地推广只能暂缓一下,等适当时候再继续。为了突出学校特色,均衡各项目发展,我校体育教师真是付出了大量心血和汗水。

(三)武术的推广需要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形成最大合力。

人心齐,泰山移。首先领导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统一思想,才能相互协调,后勤部门要整修场地,提供设备,班主任要督促学生参加武术训练。卫生部门要提供医疗服务,体育教师要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家长也要理解和支持。

六、我校武术推广经验

(一)成立工作小组:

组长:胡金伟
成员:杨永晓、娄本龙、陈 敏、安会新、吴玉环、伊淑敏、伊淑友、尹燕刚

(二)加强学习,建立健全学习研究制度

体育教师是研究的主要成员,研究活动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科研水平,因此教师培训非常重要,学校制定了“请进来,走出去,二次培训”等培训制度。学校聘请山东师范大学武术系李成银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家拳”传承人徐勤启老师定期到校为师生们授课、培训和辅导,讲授武术的历史、拳理技法、健身和防身价值等,增强了师生保护、传承传统武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派相关教师到北京学习“少林五形八法拳”,带回大量经验,并在校内对广大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共同学习、分析带回的录像资料,提高了每位教师的业务能力、武术素养和科研能力,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开展。

(三)场地器材、经费保障

由于我校正在建设施工,运动场被挤占得只有很小一块,干燥时尘土飞扬,雨雪后几天都泥泞不堪,体育课只好在楼前、楼后空地、幼儿园的场地中打游击。学校对武术推广非常重视,从教学经费中划拨专项资金购置所须的器材、服装、音响、扩音器等,并对体育场地设施进行了维护。

(四)创编武术校本教材,全面实施武术校本课程

学校有4名体育教师,其中三名在50岁以上,这是不利因素,但是有两人有武术基础。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一起认真研究教学方法,确定了“一人主教,一人辅助,三班一课”的总体教学方式,由我和一名教师合作教三四五年级,另两名教师教一二年级。避免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又能在全校范围内迅速普及五形八法拳。

我们通过视频慢放,电脑截图,细致分析五形八法拳的动作要领和易犯错误,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武术校本课程。使我校的武术教学更科学更规范,为教学的顺利实施铺平道路。

(五)切实上好每一节课

课堂是武术推广的主阵地,我们在教学的备课、上课、课后等环节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在武术教学实践中,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师认真组织学生不断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和内涵,尤其让学生深入掌握现代武术特点、作用及古今中华武术的异同,以便更好地掌握各项攻防技术。

1.课前准备要充分

(1)备教材

武术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样,作为教材内容,重要的是要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可行性,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小学低年级武术教材要以武术游戏和简单武术动作为主,高年级以简单的武术动作组合为主,降低动作难度要求,简化武术动作;注重武术对学生精神的培养,把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武术精神联系起来;不同的区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当地特色的武术作为教材;注重教学内容和日常生活相结合。

北派古拳“少林五形八法拳”,编排严谨细致、科学合理、短小精悍、易学易练,攻防兼备,是非常优秀的入门拳术。教师对校本教材要钻研,充分掌握动作的要点、难点,在示范时做到准确优美,气势磅礴,用良好的精神面貌去吸引并感染学生。用通俗易懂、生动、简练、形象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备学生

学生对武术的热爱程度有差异,水平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热爱武术,接受能力强,这样的稍加指点便可成为得力助手,成为武术教学中的骨干。在教学中抓住这些条件较好的学生严格要求,刻意提高,为学生树立榜样。对于协调、柔韧等素质差的少数学生采取多鼓励、指导的方法,使他们树立习武的信心。使他们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交流。

2.课堂中要科学的组织教学

(1)教法避免单一、固定

要使课堂气氛活跃,就不能仅用少数、重复的几种教法。例如学习手型可以综合步型、步法,配合形象化的语言,效果会大有提高。纠正动作也不一定教师亲自去做,人数那么多,累且不说,耽误时间是真,学生练习密度小,让学生自己去互相纠正,省时高效。

(2)打破教学常规,突出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评价。当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动作后,让几个体育骨干分别带领学生演练比赛,并让学生去评判优劣。这不仅能跃课堂气氛,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而且更易建立浓郁的学习氛围。

(3)加强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方案

武术基本动作及套路组合动作是经过多次练习,反复刺激才能掌握的,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把握信息反馈,注意观察学生生理、心理及情绪的变化,把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条不紊,活而不乱。在武术教学中,要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

(4)科学安排运动负荷。

上课时,时刻观察学生外在表现,随时做好调整,控制好学生的运动负荷,决不拔苗助长。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防止因训练量较大造成运动损伤。

武术基本功的教学,由于基本功的枯燥性和难度大,很多同学没接触过,因此练起来更加费力,许多同学一节课后就累得腰酸腿疼,教师利用武术谚语 “要练武不怕苦”,“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等进行鼓劲,让学生了解了传统武术文化,时刻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3.相互观摩,课后及时总结,汲取经验,不断提高。

开始阶段,教师间相互观摩,并集体评课,总结课的成败之处,探讨改进措施。平时上课也要用心去研究各个教学环节,并写好课后小结,在下节课加以注意或实验,不断完善教学细节,使之更趋合理,做到节节精品课,教学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高。

(六)完善安全保障制度

武术运动由于动作力度大,攻击性强,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为了保证同学们的安全,使武术运动顺利推行,我们在各方面进行了防范措施。首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对练时要集中精力,力度要小一些,时刻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其次,在学练的队形上采取较大的间距,避免了相邻学生间的干扰。第三,严格禁止学生在课下打闹,私自比武。第四、学校建立医疗保障机制,校医务室常备创伤药物,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医院建立直联,保证迅速及时处理各种意外创伤。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减少了武术推广带来的安全问题,产生了良好效果。

(七)扩展武术推广阵地,丰富活动形式。

(1)学校成立了武术兴趣小组,确立了“四定一保”的活动方针,即定专职教师、定活动时间、定活动地点、定活动内容、确保活动质量,利用每周三、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和课余时间,指派体育教师辅导喜好武术且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武术运动水平。

(2)学校组建了武术表演队,坚持长期训练和辅导,在校运动会、青云街道办事处运动会、庆祝建党90周年文艺演出会上进行武术表演,令在场的观众赞叹不已。并在全国子午门武术争霸赛比赛中,获拳术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

(3)学校不定期举行武术讲座,讲述武术名家传奇经历和感人故事,引导和教育学生如何强身健体,如何习武做人,教育学生学习武林前辈爱国明理、为人正直、与人为善、讲信明义、刻苦治学、谦虚礼让的高尚武德,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

(4)每学期举行一次武术比赛,评选出功夫小明星,优胜班级,使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提高了学生习武的积极性,使习武风气愈加浓厚。

六、我校武术推广成果

(一)取得的成绩

经过几年的武术推广,学校武术队多次参加各级武术比赛、各类展演,取得较优异的成绩:

1、 2009年9月学校被定为“全国武术段位制实验学校”。成为首批武术段位制进校园试点学校,为“武术走进课堂”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2、2010年,在梁山举办的全国子午门武术争霸赛中,获拳术团体总分第二名。
3、2011年参加了市庆祝建党90周年武术演出,受到广泛好评。
4、2014年我校的阳光体育案例“武术走进课堂”被评为市优秀课例二等奖。

(二)引导一批教师走上科研之路,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教师在国内“搏击”杂志上发表多篇独具见解的文章,如“武术气法新解”、“三节棍短打技法”等,丰富了传统武术的理论、弥补了三节棍传统技法的不足,对广大武术爱好者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启示作用。

(三)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身体素质逐年提高。通过武术训练,学生的体质状况明显改善,体质测试各项成绩逐年提高,优秀率、良好率居全市前列。

2、促进文化成绩提升。以往每年冬季,班级都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请病假不能到校上课,甚至有很多同学因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学校的教学成绩也大受影响,自从开展武术运动,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强健,课堂出勤率明显提升,生病弃考现象几乎杜绝,学校的各科成绩大幅上升。

3、学生养成了自主锻炼的习惯,每天早上、下午都有学生自觉练习武术、跑步等,终身体育的理念已深入学生心中。

4、学生礼仪、道德修养大幅提高。通过几年的课题实验,学生养成了尊师重教、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高尚情操。学生遇到教师时都会敬礼问好,课间操、各种集会、活动中队列整齐、安静、迅速,纪律严明。相互帮助,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受到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八、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一)创设平台,百花齐放。

武术本身具有多样性、流派众多、地域性强等特点,统一单调的教材、套用竞技武术比赛规则来评判传统武术,会使各种武术人才不能一展所长,因此创立多样化的展示平台,制定宽松的评判规则,是促进校园武术从无到有,从萌芽到百花齐放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整合资源,培训推广

社会上很多优秀的武术人才、培训、比赛信息、硬件资源等没有形成共享,造成很大的浪费。武术爱好者不分职业、年龄,许多民间高手都身怀绝技,分布在社会各行各业中,走出去或把他们请进来,与学校联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设立武术推广经费

经费仍然是制约武术推广的一大因素。由于推广武术运动需要服装、器械、专项期刊、教师培训费等,若无适当的资金启动,普通学校很难开展武术教学。相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使武术教育得到快速推广。

(四)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

曾几何时,学校课程就有主副科之分,体育作为副科,各种评优机会少,量化成绩自然处于劣势,教师晋级非常困难,工作积极性不太高。建立一套科学的体育评价制度,设立相关荣誉,提升体育教师地位,是提高工作积极性的有力保障,也就铺设了“武术进课堂”的高速公路。